"); //-->
当摩尔定律渐渐接近它的极限,许多半导体厂商也许会说,“摩尔定律走到了尽头,我们还拿什么指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只不过这些半导体厂商其实只是有些夸大摩尔定律对他们的影响力了,因为随着制程变化周期的加长,摩尔定律对大部分半导体产品的控制力已经很微弱了。
不过,对于某些特定半导体产品来说,摩尔定律的寿终正寝也许意味着更多的东西,比如对于在以PC产业链中被完美晃点了的存储器行业,一方面是堆积如山的产品和源源不断的产能扩充的矛盾,即使预感到了问题依然没有勇气喊停自己继续运转的Fab,另一方面是摩尔定律在身后的催马加鞭,作为摩尔定律最坚定的急先锋,18个月之后,库存的存储产品只能买出白菜价。面对这个现在已经近乎痴狂的产业来说,摩尔定律的终结也许才是真的当头棒喝,是唯一能够叫停存储器行业自戕对决之战的可能。
另一个需要进行大量调整的是CPU行业,虽然只有两家竞争,但是却一直抢占着半导体市场最夺目的光环和大众路线走得最坚决。“对于CPU行业来说,他们的产品营销周期只有18个月”,这是对CPU市场营销策略最经典的解读,可是如果摩尔定律不复存在,CPU不光面临着技术方面的困惑,更要面对市场营销方面的新挑战,18个月的周期已经成为历史,如何拿出另一个概念进行大众营销将是CPU两家参与者需要寻找的目标。
其实,通过上述这些论述,如果我们继续把摩尔定律当做技术上的一种预言确实有些偏颇,毕竟,集成电路的密度是不可能一直这样加倍下去的,制程工艺的发展也不会一直这样减半减半再减半地走下去……所以,我们还是坚持从经济的角度去看待摩尔定律更为客观,也许能给摩尔定律更多的生存空间,毕竟半导体产品成本减半这个概念是可以一直做下去的,即使减半的时间可以从18个月延长到36个月甚至72个月……
所以,半导体的危机其实不仅仅是经济形势走低的结果,更深层次蕴含着的是半导体自身的问题,即指引半导体行业50年的摩尔定律还是不再规律,为了适应摩尔定律产生的改变对半导体发展的影响,半导体不得不进行自身的调整以适应这一新的指挥棒。在产业调整的适应过程中,半导体不可避免产生许多不适应,特别是一些紧跟摩尔定律的产业表现出来的问题更为突出。另一个角度,半导体被摩尔定律不断榨取着利润,以摩尔定律的幅度下降的成本已经为广大客户所认可,一旦实际下滑速度低于摩尔定律,半导体的利润就逐渐被蚕食,这样原本利润丰厚的产业必然面临利润下滑的困境,全行业出现问题也不难理解。
如果要帮助半导体走出危机,经济形势恢复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半导体尽快找到自己发展新的指挥棒,在新的规律指挥下,作为一个基础性高科技产业,半导体经过重组之后还是会等到复苏的那一刻的,即使可能整个行业的利润有所下滑。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