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半导体究竟是不是高科技产业
lijian | 2009-03-02 18:48:59    阅读:15816   发布文章

  近日,朋友问了一个很特别的问题,“半导体究竟是不是高科技产业?”,他的疑问是,如果是,为什么半导体似乎变得越来越廉价,利润率变得越来越低,进入门槛变得似乎很容易,受到经济危机影响之后半导体受到的冲击也远比其他产业更为恐怖,这一切看起来不应该是一个高科技产业的表现。当然,从消费者的角度上说,半导体成本的降低绝对是件好事情。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半导体从业者来说,利润的降低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当时我给出了一些简单的想法,随着这几天我自己的冷静思考,我感觉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探讨。传统观念上,半导体是高科技的象征,甚至比软件更能体现高科技的含义。如果说天才可以不依靠多年的苦学就能在软件行业取得成功的话,那么半导体中获得成功者几乎都需要多年的知识积累,半导体行业中的开发者是IT行业中博士比例最高的一个,其开发难度和开发需要的智慧比其他IT行业都要高级得多。因此,问题的答案其实并不难确定,半导体怎么可能不是高科技产业?难于回答的是提出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

  进入21世纪,半导体确实开始出现利润下滑、从业公司大量增加的趋势,这直接影响了半导体产业的整体市场环境特别是压低了整个行业的利润,并且大量半导体新公司的出现,让人似乎感觉是不是半导体的准入门槛在逐渐降低,最终脱离传统观念中高科技产业的范畴,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其中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半导体产业的过度繁荣,其实决定一个产业的利润率是否丰厚的最大条件是这个产业的竞争是否充分,越是垄断的行业利润越是可观,如果一个产业只有你一家能做,那么利润率就完全由你自己来决定了。而半导体特别是消费电子用半导体的竞争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激烈的竞争领域之一了,所以其利润率逐渐降低在所难免,这已经和半导体是不是高科技产业没有任何关系。而如CPU、军用半导体和特殊半导体等半导体产品的利润依然相对可观,当然这些领域竞争不够激烈也是因为需要的科技更为复杂。

  21世纪之前,半导体厂商多是巨头为主导,将半导体拉下神坛的应该是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同样是半导体产品,数字设计和模拟设计之间在所需知识和设计周期上的差距充分体现在了半导体产品的利润上。鉴于现在数字设计芯片占据市场的大多数,数字电路的设计让整个半导体充满成长活力的同时也彻底告别高利润时代。随着数字化设计的流行,Fabless公司的繁荣和大量IP授权的出现是半导体进入新竞争格局的重要标志。

  半导体大概是有史以来产业链分工最为细致也最为周到的产业,半导体行业细分的发达,这在其他任何高科技企业都没有出现过,Fabless和Foundry的繁荣是这个情况出现的“罪魁祸首”,2008年全年Fabless公司创造的产值超过600亿美元,占全球半导体市场的24%左右,这个数字在10年前还不到2%。在EDA工具、各种IP和代工厂等环节的辅助下,Fabless的运营模式恰恰就是以极小的人力投入完全可以获得高额的利润回报,而半导体庞大的产量规模则进一步降低了单位芯片上的人力成本附加,自然让半导体上的利润有了进一步压缩的空间。这样的产业链细分极大地确保了创业者成功的可能,只需要很小的资金投入,几个在大公司积累足够设计经验的工程师,就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出芯片,其性能完全有可能成为业界翘楚,并借由强大的代工产能支撑无极限的市场空间。而这样的事情在其他传统意义的高科技产业技术是不可能的。

  细化到具体就是,开放的IP授权让IC设计的起点几乎一致,拉近了初创业者和巨头之间的技术积累差距;EDA繁荣和人性化,降低了数字电路设计的实际难度,同时也拉近了大企业和小企业的技术差距;代工产业的繁荣,让芯片制程这个最消耗投资的市场门槛轰然崩塌。以上几点是造成半导体产业进入门槛越来越低的最根本原因,但即使半导体进入门槛再低,你也很难看到一个没有受过任何正规微电子教育的人成为半导体顶尖的设计人才,这一点和其他非高科技产业是有本质区别的。

 (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如有刊物或网站转载,请提前向lijian@eepw.com.cn告知。)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