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论坛  |   博客  |   在线研讨会
从Beat LA到Beat Wintel
lijian | 2009-05-17 13:24:49    阅读:6669   发布文章

从2008赛季NBA总决赛开始,复兴的凯尔特人队重新喊出那句铿锵有力的口号“Beat LA”,以此作为王朝复兴的豪言壮语,于是,这个赛季,“Beat LA”成为许多球队在主场迎战洛杉矶湖人队时球迷最喜欢全场高喊的口号。5月,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最牵挂的NBA球队就是一直把“Beat LA”演绎到极致并且把湖人队逼到悬崖边的休斯顿火箭。

为什么“Beat LA”几乎成为全美国篮球迷甚至全世界篮球迷最热衷于喊出的口号,这有多方面的原因。自从湖人队以几乎荒谬的手法交易得到Gasol之后,就逐渐成为整个NBA其他球队的公敌。另一方面Kobe作为湖人头号球星,其充满争议的性格几乎让所有篮球迷分成两个阵营,喜欢Kobe的和憎恨Kobe的。加上湖人队一向自诩的贵族气质更是激发起其他球队和球迷们草根的激情,把“Beat LA”作为给球队也是给自己激励的最佳代言。

这里我不想深入展开对篮球的讨论,只是想把“Beat LA”作为一个引子,引出今天讨论的主题,我知道12个小时之后,休斯顿能不能“Beat LA”的结果其实已经不再重要,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应该给这些敢于高喊“Beat LA”并且将对手逼到绝境的球员们足够的尊敬。本赛季另一个让湖人队足够头疼,并且一直高喊着“Beat LA”口号的球队是被火箭队淘汰了的波特兰开拓者,而开拓者的老板则与我们要讨论的主题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他是Paul Allen,微软的创始人之一。

关于微软,同样是一个让人爱憎分明的个体,特别是对于微软和Intel联手控制了PC市场的一些做法让许多业内的人分成两个鲜明的派别,支持Wintel联盟的和反对Wintel联盟的,就像篮球迷对代Kobe的态度一样。当然,对于消费者来说,Wintel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Wintel的存在推动了PC产业的发展及其在大众领域的普及,让我们大多数人享受到了PC带来的信息化革命对生活的改变。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的是,Wintel的结盟至少让每台PC的利润增加了10美元以上,也就是每位消费者要多付出10美元以上以填补Wintel之间的战略结盟关系带来的垄断。可是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这多余付出的成本又是不得不付出的,因为大概70%的行业都或多或少被垄断企业所控制。虽然各国都相继推出过反垄断法,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真正行业的统治者们早就研究好自己的应对办法钻法律漏洞。

最近,欧盟竞争委员会13日裁决(这是继日韩之后第三起),处理器生产商英特尔滥用市场主导地位,排挤竞争对手AMD,因此将被罚款10.6亿欧元,即约14.5亿美元。而欧盟竞争委员会主席Neelie Kroes在声明中指出,英特尔多年来将竞争对手排除于市场外的做法,对数百万欧洲消费者的利益带来了损害。这些也只是对Intel单方面的制裁罢了,对于真正的Wintel联盟来说,两者联手应对整个PC市场的竞争才是问题的关键,可是对于法律来说,你只能制裁Intel或者微软,却拿Wintel无可奈何。其实不管单独制裁哪一家,都不能起到根本的目的,这次欧盟制裁Intel,罚款的唯一结果只能是让Intel的产品卖得更贵以赚回罚款罢了,对AMD之类的处理器厂商没有任何帮助,当然,欧盟也不会把罚款交给美国厂商一分钱。只有Wintel解体了,也许Intel和微软在各自领域的垄断地位才能有所动摇。

真的要做到“Beat Wintel”不可能依靠政府的反垄断法,必须依靠整个行业企业的力量。最近,Wintel决心进军另一个新兴市场——移动信息处理市场。这个市场也许是Wintel在几乎饱和的PC市场之外,寻找到的另一个全新发展空间,当然,这个市场不等同于PC市场,Wintel还缺乏足够的统治力,虽然之前有过良好合作的PC系厂商悉数进入该领域,但这并不等于这些厂商就会唯Wintel马首是瞻。因为,从心底里这些厂商对Wintel其实又爱又恨,一方面Wintel是自己的衣食父母,自己得罪不起,另一方面,他们对Wintel的垄断统治心生怨恨,Wintel的压榨吞噬了他们相当大的利润空间。只是,这些企业尚且没有力量揭竿而起罢了,毕竟PC是他们的立身之本,如果得罪了Wintel自己的企业将蒙受重大损失。

那么,真正能对Wintel形成威胁,并且有可能打败Wintel的又是谁呢?也许,在PC领域暂时Wintel是无敌的,但在移动信息领域未必尽然。以ARM和Linux系统为首的原手机系胜利者成为Wintel在移动信息领域最重要的对手,一个是自上而下,一个是自下而上,手机和PC两大产业链的统治者注定在手机和PC交叉的移动信息领域要发动这样一场战争。

“Beat Wintel”对ARM厂商来说,并不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虽然在处理器性能方面距离Intel还有所差距,但在功耗和便携性方面Intel还是难以弥补自己和ARM处理器之间的差距,并且在短期内几乎是无法彻底填平的差距。另一方面,随着处理器技术的发展,功耗似乎变得比性能更为重要,差距也更为明显,并且从成本上Intel也完全处于下风。更为重要的是,Intel异常看重的这个市场似乎对Windows的接受程度一直不高,因为Intel面对着是否在这个领域继续Wintel合作的十字路口,合作,可能丧失现在占据统治地位的Linux的抛弃,平白增加了ARM系获胜的砝码;不合作,Windows同样把便携操作系统作为自己的重点,如果公开放弃无疑容易加深双方的裂痕。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无疑增加了ARM系厂商在移动信息处理平台上成功的资本,当然,我们不能忽视的一点是,ARM系移动处理器厂商的整体实力已经超越了Intel,仅以前十大ARM处理器用户的便携处理器的综合实力累加就已经和Intel不相上下,这更让这些厂商有了“Beat Wintel”的信心和勇气。

“Beat Wintel”,和“Beat LA”一样,是一个领域内大部分参与者发自内心的声音,也许这个任务并不一定能实现,但只要努力过了,即使失败对所有旁观者来说也是一种胜利,至少肯定能让Wintel吐出一部分垄断利润出来,这也算是对垄断者的制裁吧。

*博客内容为网友个人发布,仅代表博主个人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工作人员删除。

参与讨论
登录后参与讨论
推荐文章
最近访客